翡翠生长的第三期——皮化期以及皮、雾的形成


地壳运动使缅北地区上升到地表,翡翠经过风化从岩石母体崩落,又埋藏地下形成皮和雾。

在皮化期不仅形成了皮和雾,还形成黄、红色彩,翡翠局部也得到了优化。


翡翠皮壳形成机制


翡翠皮壳埋藏深浅不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皮壳。

不同翡翠皮壳矿物成分表
皮壳名称 矿物成分
白砂皮 三水铝石
黄白砂皮 三水铝石、埃洛石
黄砂皮、红砂皮 埃洛石、蒙脱石
黑皮壳 柯绿泥石
蜡皮壳 利蛇纹石(或含柯绿泥石)

皮壳的这些矿物成分在表生阶段由硬玉矿物演变而来,对于研究皮壳非常重要。


红、黄、白皮壳是翡翠在浅埋作用形成的


红、黄、白皮壳里面的矿物成分以白色调为主,因而皮壳呈黄、白等浅色调。

红色和棕色等是由于土壤颜色沉浸所致。

山石玉中的黄白砂、黄白泥砂皮壳是这类皮壳的典型。
 
图1 黄砂皮壳剖面图
图1 黄砂皮壳剖面图
 
图2 黄砂皮部位图
图2 黄砂皮部位图
 
图3 铁质浸染的黄砂皮
图3 铁质浸染的黄砂皮

 

黑乌砂皮壳是翡翠深埋作用形成的


当翡翠深埋地下水位以下时,翡翠表面的硬玉矿物形成了柯绿泥石矿物。

柯绿泥石颜色呈绿色、绿褐、灰绿、绿黑、灰黑、黑色等,因而乌砂皮壳多以黑色、灰黑色为主,即通常所说的乌砂皮壳,或黑乌砂皮壳。
 
图4 黑乌砂皮壳及雾的切面
图4 黑乌砂皮壳及雾的切面
 
图5 黑乌砂皮壳矿物成分为柯绿泥石
图5 黑乌砂皮壳矿物成分为柯绿泥石
 
图6 细小的柯绿泥石浸入硬玉的晶隙中
图6 细小的柯绿泥石浸入硬玉的晶隙中

黑乌砂皮壳目前缅甸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翡翠原石。

黑乌砂皮壳里面还有一种滑皮壳黑乌砂,滑皮壳黑乌砂埋藏地下更深一些。

滑皮壳黑乌砂除了有柯绿泥石以外,还有皂石成分,皂石具有油腻感。


蜡皮壳的成因比较特殊


当埋藏更深时,大量外来矿物参与化学反应中,在翡翠表面生成低温热液利蛇纹石,形成蜡皮壳。
 
图7 翡翠的黄蜡皮壳,皮下无雾
图7 翡翠的黄蜡皮壳,皮下无雾
 
图8 蜡皮的矿物成分为利蛇纹石
图8 蜡皮的矿物成分为利蛇纹石
 
图9 翡翠红蜡皮壳,皮下无雾
图9 翡翠红蜡皮壳,皮下无雾

利蛇纹石中有皂石成分,所以蜡皮壳有光滑感。

蜡皮壳不仅有一层的蜡皮,也有多层蜡皮的蜡皮壳。


雾的成因机制


雾形成于皮壳之后。

雾是在水环境中形成的。

皮壳上的粘土矿物能够聚敛各种正、负离子,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皮壳上的溶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在浓度差的驱使下,会向玉石内部扩散,形成雾。

不同雾,形成的机制不同。

 

红雾、黄雾的成因


水中氢氧化铁胶体,在硬玉矿物的粒间凝聚而形成褐铁矿、针铁矿的沉积,从而形成了淡黄色到红色乃至暗棕色等一系列的雾。
 
图10 红雾在160倍显微镜图像
图10 红雾在160倍显微镜图像


白雾的成因


翡翠白雾主要是由白色二氧化硅胶体凝聚而成。
 
图11 翡翠的白雾,紧贴皮壳,其界限比较明显
图11 翡翠的白雾,紧贴皮壳,其界限比较明显

有些白雾则是白皮壳的延续,其矿物成分跟皮壳相同,也可称为白雾。


黑雾的成因


黑雾是黑色柯绿泥石填充于硬玉的晶隙、裂隙而成。
 
图12 翡翠的黑雾
图12 翡翠的黑雾
 
图13 柯绿泥石填充于硬玉的晶隙、裂隙形成黑雾
图13 柯绿泥石填充于硬玉的晶隙、裂隙形成黑雾


翡翠在“皮化期”的色彩和种质优化


红雾、黄雾称为彩,而不能称为色,因为红雾和黄雾是在表生阶段形成的,而色是在内生阶段生成的。
 
图14 翡翠的彩——红雾,很漂亮,但不能称为色。
图14 翡翠的彩——红雾,很漂亮,但不能称为色。

红、黄雾也不能称为翡,只有紫色才能称为翡,绿色称为翠。


种质优化


雾等矿物对翡翠有填充、密实作用,得以提升翡翠的种质。

若雾等的颜色过暗,色调过深,则优化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图15 灰色柯绿泥石充填于矿物粒间,色暗,不漂亮,反而玉质差
图15 灰色柯绿泥石充填于矿物粒间,色暗,不漂亮,反而玉质差


  •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