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色(绿色)概述


色的基本概念


“色”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即绿色为翠。

翡翠是地球上唯一既可称为玉石也可称为宝石的天然宝物。

绿色翡翠通常被称为绿宝石,绿色是翡翠的宝石色。

有时也有人将浓艳的紫色(莼色)称为色,其它颜色称为“花”,“彩”等。

行家所说的“色料”就是指绿色较多的翡翠玉料。

色与地子共同构成翡翠的肉,色与地子之间有一定关联性。
 

 

了解绿色形成规律掌握翡翠赌石的先机


翡翠毛料上,经常会发现“绿色”围绕着“黑色”的周围转,或跟着“黑色”东西走。

黑与绿几乎形影不离,通常有价值的色是色带。

翡翠中的“黑”与“绿”有直接因果关系。

黑色部分为能“喷色”的叫“癣”或称“活癣”,不能“喷色”的叫“枯”,或叫“死癣”。
 
 图1 由癣喷出的绿色带子,色带中还能见到裂隙痕迹。
图1 由癣喷出的绿色带子,色带中还能见到裂隙痕迹。
 
图2 翡翠料中的癣喷色现象,绿色围绕黑色角闪石。
图2 翡翠料中的癣喷色现象,绿色围绕黑色角闪石。
 
绿色由癣(角闪石)“喷出”
图3 绿色由癣(角闪石)“喷出”,沿裂隙扩散形成的色带,似有一种喷射、流动的感觉。
 
图4 玉料的癣喷色现象十分明显。
图4 玉料的癣喷色现象十分明显。
 
图5 鲜艳的绿色出自于黑色角闪石(癣),并扩散到白色矿物带中。
图5 鲜艳的绿色出自于黑色角闪石(癣),并扩散到白色矿物带中。

皮壳及玉肉中的癣是判断绿色有无的重要依据。

癣与色的关系非常复杂,“观癣赌色”也有一定风险。

“赌色”不仅需要丰富实践经验,还要有技术知识的支持。

翡翠是由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聚合而成的变质岩(硬玉岩),其中含少量黑色角闪石。

角闪石中的铬元是致绿元素,铬主要来源于黑色的角闪石。
 
图6 绿色翡翠的100倍显微镜图像,细小的绿色硬玉分布在角闪石碎斑周围及其裂隙中
图6 绿色翡翠的100倍显微镜图像,细小的绿色硬玉分布在角闪石碎斑周围及其裂隙中
 
图7 绿色翡翠的63倍显微镜图像,细小的绿色硬玉分布在无色硬玉裂隙中
图7 绿色翡翠的63倍显微镜图像,细小的绿色硬玉分布在无色硬玉裂隙中
 
由于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翡翠因受定向压力作用而发生强烈变形、破裂、粒化及糜棱岩化作用。

硬玉与角闪石的结合部位相对薄弱,易出现裂隙,为溶液的侵入、循环和物质组分的迁移打开了通道。

由于定向压力作用,角闪石与硬玉发生溶解,从而使角闪石中的“铬”离子转入裂隙和间隙溶液中。

在浓度差的驱使下,溶液扩散并迁移,并在硬玉或角闪石的间隙或裂隙中发生硬玉粒化重结晶,形成绿色。

铬含量较高的角闪石由近而运扩散,铬离子浓度会不断降低,形成的绿色越来越淡,这种现象被称为“癣喷色”。
 
图8 典型的翡翠玉料癣喷色,绿色由黑色角闪石而出,离黑越远,绿色越淡。
图8 典型的翡翠玉料癣喷色,绿色由黑色角闪石而出,离黑越远,绿色越淡。
 
“癣夹绿”的成色机制也基本一样。

如果硬玉岩中存有开张性裂隙,铬离子就在容易渗透、扩散迁移到裂隙溶液中,形成绿色带子。

如果翡翠发生超糜棱岩化时,硬玉岩会被压得异常坚实、致密,硬玉变得非常细碎,粒间孔隙就小,铬离子很难渗入,或只能在有限的裂纹中形成绿色细丝,也即丝丝绿。

像玻璃种等老种翡翠绿色为何少见,就是这个原因,这就是常说的“水清不养鱼”。

豆种翡翠由于种比较嫩,其硬玉岩会有大量粒间孔隙和各种裂纹,铬离子可渗透整个翡翠,形成“满豆色”。
 


  •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