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棉
棉是翡翠的瑕疵之一。
棉是翡翠一种欠透明或不透明的絮状、棉花状团块或白斑、白点。

图1 翡翠中的棉,像棉花一样。
棉是翡翠硬玉结构相对疏松的一种表象特征。
棉是结构相对疏松的硬玉,当光线射入时会吸光,使棉的通透性变差。
棉是翡翠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任何一件翡翠都不例外。
棉的分类特征
棉的种类很多,有白钉、石脑、石花、甘蔗渣、豆渣、石线等。
白钉
点状棉称为白钉,也就是像钉子印痕一样的白棉。
白钉多出现在玻璃种、冰种翡翠中。

图2 玻璃种翡翠,有棉——白钉的部位就要称为冰种了。
白钉再大就是“米心”了,也叫“翻生”,像米饭没有煮熟的样子,多出现在糥种翡翠中。
白钉不会对翡翠造成伤害,但如果分布密集,也是一种瑕疵。
石脑
团块状的棉,形似动物的脑花,故称石脑,它与地子的接触界限比较清晰。
石脑毫无通透性可言,它对翡翠的伤害特别大,有石脑的玉料的价值也会降低很多。

图3 翡翠中的石脑,对翡翠的伤害特别大,取料时要去掉。其中的小斑状棉可以称为石花。
石花
分布在翡翠中的斑状棉,棉斑的形状可大可小。但“渣性”不足,这是与甘蔗渣的区别之处。

图4 翡翠中的石花。
甘蔗渣
如果石花的分布高度密集,像被榨干了水的甘蔗渣,其轮廓比较清晰,“渣性”很足,没有通透感,水分很干。
甘蔗渣对翡翠的危害很大,加工中一般都要剔除或绕开。

图5 翡翠中的棉,其中大块的棉称为甘蔗渣,渣性十足,也可称为豆渣,小而轻微的棉则可称为石花。
石线
翡翠中的棉,如果呈线状分布则称为石线。
石线实际是翡翠的一种纹理,因结构疏密所致。
石线一般出现在种质稍好的翡翠中。
如何正确观察和正确看待翡翠的棉
棉在抛光的玉料中暴露无遗,在开口未抛光的玉料,棉不显眼不易观察。
在未开口的玉料则难以预测。
用罩灯观察,凡是粗糙且透光性差的部位,就可能是棉。
有的玉料切口很大,但抛光面很小时,就应该怀疑玉料可能有棉等问题。
翡翠有棉的表现
- 皮壳上如果出现蜂窝状的凹坑,或砂发粗细、大小不均,并出现相对粗大而疏松的团块或斑块。


图6 凹坑很多,切开棉很多,伤害很大。
棉是否对翡翠造成伤害,主要看它是“活”棉还是“死”棉。
根据棉对玉料伤害程度不同分为活棉和死棉。
活棉
活棉指呈云雾状的白棉,与底子的界限没有十分清晰,多呈渐变关系。
活棉没有“渣性”通透性好,在灯光照射下能透光,对翡翠的玉质影响不大。
“活棉”往往发育在种质较好的翡翠中,结构也还致密,不算疏松。
“活棉”的存在有时会显示翡翠的种质相对较好(图2,7)。

图7 翡翠的活棉,云雾状,没有一点渣性,翡翠的种老。
死棉
呈豆渣状、甘蔗状的棉或石脑“渣性”十足,其轮廓比较清晰,无通透感,即便在灯光照射下,也不透光。
死棉属于严重瑕疵,结构非常疏松,对翡翠原料伤害较大,并且对翡翠的价值影响也很大。
图1、3、4、5、8都是死棉,严重影响翡翠的价值。

图8 石花状棉,属于翡翠中的死棉。
在不种质的非常中,棉的表象会有一定区别。
老种翡翠中棉比较显眼,不管其形态大小如何。
嫩种翡翠中,棉与地子浑然一体,看似没棉,其实满“地都是棉。
上一篇:翡翠的裂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