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水渍、棕眼、脏色、杂斑等瑕疵
翡翠中还有一些瑕疵,如水渍、棕眼、脏色、杂斑等瑕疵。
这些瑕疵是外来物质浸入翡翠中结构疏松的部位所致,并对翡翠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或影响。
水渍
水渍是翡翠中一种灰白、黄白色的“地图”斑(图1)。

图1 玛萨玉翡翠中呈地图状分布的水渍
水渍是翡翠结构比较疏松的部位被水中的钙质或硅质浸染所致。
水渍会使翡翠失去通透感,水头短,种差,十分难看。
水渍是翡翠种质较嫩的一种反映。
碳酸盐地层发育的厂区一般容易出现水渍玉石。
玛萨厂口含水渍的玉石就比较常见,这也成为嫩种玛萨玉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它玉石厂口也有水渍玉石,但其出土量相对要少。
棕眼、脏色、杂斑
棕眼是翡翠中的一种孔眼状的棕色斑点,小如鬓毛孔的可称为崇眼。
当棕眼相连成片并形成较大的棕色斑块者,则可称为棕斑。

图2 玉肉的棕眼及棕斑呈带状分布。其实皮壳上的表现并不十分显眼。

图3 背面皮壳上有一些棕色斑点,其分布具有定向性,看似很小,但切开后却出现了大量的带状棕斑(见图2)。
次生的棕红色、棕黑色褐铁矿充填到翡翠中的毛细管状的孔隙,形成棕眼、棕斑。
棕眼、棕斑多出现在黄、白、红皮壳的玉石中,而且在不同种质的翡翠中都有可能出现,但多出现在种质较差的翡翠中。
少量的棕眼对玉料的伤害有限,取料时尚可避开。
由于棕斑、棕眼多以孔状、管状的形式出现,并通常是沿着一定方向断续分布,且有一定的延伸度,因而对翡翠的影响就比较大。
如果它们成串、成片地聚集在翡翠的绿色部位,就会给翡翠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皮壳上观察和判断棕眼要特别小心,因为皮壳上虽是一点小的表现,但却有可能在玉肉中出现大量的棕斑。
图2,3是同一块玉料的正、反两面。皮壳上的棕色斑点虽不多,但玉肉中有很多棕眼、棕斑,且呈带状分布,解玉前很难预测到。
如果翡翠中的这些外来充填物呈现黑色、棕黑色或其它颜色,那就统称为脏色或杂斑(图4、5)

图4 翡翠中脏色,杂斑,十分难看,对玉质影响很大。

图5 地子中的脏色、杂斑,对翡翠品质影响大,只能用色。
这些杂色斑块,很“脏”、很难看,有的就干脆叫它“狗屎地”。
出现脏色、杂斑的翡翠一般是结构疏松的嫩种翡翠。
因为种嫩的翡翠,其晶裂及开张性小碎堑比较发育,容易使各种次生矿物充填其中,从而形成多种颜色混杂的杂色脏斑。
杂色脏斑不仅难看,而且总有裂堑相随,因而对翡翠会造成严重伤害,使翡翠价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