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翡翠老蓝水与危料的差异


    在翡翠的众多品类中,老蓝水以其独特魅力备受藏家青睐。然而,近年来危料的出现,因其与老蓝水外观相似,常让初涉者混淆。深入了解它们的区别,是踏入翡翠收藏领域的重要一课。

 

一、外观:色泽与光泽的微妙差异

 

    老蓝水的颜色浓郁且均匀,恰似一汪深邃的湖水,蓝色纯粹而迷人,不带一丝杂色。而危料的蓝色往往伴有灰色调,显得灰暗沉闷,如同被蒙上了一层薄纱,缺乏老蓝水那种明艳动人的特质。

 

缅甸翡翠与危料
左边是缅甸老蓝水翡翠,右边是危料
 

    从光泽上看,老蓝水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呈现出如同玻璃般的光泽,清亮且锐利,在光线下熠熠生辉。相比之下,危料的光泽则显得相对较弱,多为蜡状光泽,给人一种朦胧、不够通透的感觉,缺乏老蓝水那种灵动的光彩。

 

二、物理性质:硬度与密度的差异

 

    翡翠的硬度和密度是其重要的物理属性。老蓝水的硬度高达摩氏6.5 - 7.5度,这使得它能够轻易地在玻璃表面留下划痕。而危料的硬度虽然也能达到摩氏7度左右,但在实际感受中,相较于老蓝水还是稍逊一筹。

 

    在密度方面,老蓝水的密度通常在3.33 - 3.34克/立方厘米之间,拿在手中,那种沉甸甸的坠手感十分明显。危料的密度约为3.25 - 3.30克/立方厘米,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危料拿在手中会感觉比老蓝水稍轻一些。

 

三、内部结构:光线之下的真相

 

    强光透射如同给翡翠打开了一扇“透视之门”,让我们得以窥见其内部结构。老蓝水在强光下,呈现出细腻的纤维交织状结构,紧密而均匀,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艺术品。而危料的内部结构则多呈现出颗粒状,颗粒之间的边界较为清晰。仔细观察,还常常能发现一些不规则的黑斑或白棉,它们的分布毫无规律,显得杂乱无章。

 

    翡翠老蓝水与危料在外观、物理性质和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不断地观察、比较和学习,我们便能逐渐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准确地辨别出它们,在翡翠的世界里做出明智的选择。



  • 工具箱